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七零三章:南北对抗?(2/4)

作者:末日游侠
是这么直接的认可,这在以往可是从未发生过的事情。

但是在今天,偏偏就发生了,这又意味着什么?

当然是意味着这位五品官员的能力得到了大佬的认可,也就意味着他将来的仕途会好走不少,运气好的话,兴许能得到大佬的提拔,运气不好的话,在自身部门也有很大的发展前途。

“恩?”李元吉看向房玄龄。

“陛下,宁缺毋滥,能力不足的人,站在这个位置,最终拖累的只能是大家。”房玄龄叹了口气,他同样是不支持开设广州书院大军中的一员,但是现在,他只能妥协了。

不过在之前,房玄龄并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没有直接去拒绝,但他是用沉默来表示自己的意见的。

“南方教育基础太差了,很多孩子都不认识字,甚至很多县甚至没有一所书院,百姓似乎也并不热衷于让他们的孩子去读书,当然,这跟当地的经济情况有关系,大家没这个钱去读书。

广州书院是大唐最高级别的学府,基础不牢,又如何建得高楼?朝廷应当先在各县建立一座书院,招收本地的学生,用一到两年的时间去教他们认字,再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去教他们初级课程,每州建立一座中级书院,这些各县书院结业的学生,可通过考试进入中级书院,经过五年的学习之后,可通过考试进入广州书院,各省也可建立自己的高等学府,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如此一步步的来,基础才能更牢固,而那时候的广州书院,才会发挥出她应有的作用,而不是平白浪费朝廷的经费。”房玄龄淡淡的说着自己的想法,其实也就是对之前那个提议的补充。

但不管怎么说,房玄龄话里话外的意思还是那个,拖,这一点倒是跟其他大臣不谋而合。

李元吉自然能明白他们的意思,但问题在于,他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他固然可以强硬的拍掉这些提议,但一个不能服众的决议,最终真的就能带来好的结果吗?

教育不是改革,教育是需要长久努力的,而不是改革那种一竿子买卖,成了以后就按照这种思路来,所以在这个方面,李元吉没办法去做出那个决定。

那样不仅对朝廷无益,同样也会影响了学生的命运。

按照字面意思,广州书院的建设要推迟到十年以后了,按照实际的情况,广州书院至少要在五年以后才能开始建设。

房玄龄的话让李元吉陷入了新的沉思。

现在的朝廷给他的感觉,就是在不久的将来,整个大唐将会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