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章 标本间隔 道术难兼(3/4)

作者:巡山校尉
归无咎也是暗生感慨。

开辟道途,与寻根立业,这两件事,看似是须臾不可分离的;但是此时此刻,却果真断成两截。

这要从归无咎的破解之道说起。

其实屈敏齐所立之道,确然极具火候,只差了最后一口气而已。

突破近道之时的无序虚一,虽然复杂无比。但是以九宗道境大能的雄厚底蕴,若肯出全力推演,未必不能将之演算而出。只是如此行事对于天尊大能自己有微妙深远的影响,提拔一位并非顶尖的近道境,并不值得他们这么做。

另一种可行的办法,便是真流大道,唯实唯理的推演之道。

以天演妙理察之,可以窥见那无序气机的演化轨迹。

当今之世,唯轩辕怀、秦梦霖得了此法。

实则以此法演算,也是千钧一发,转圜余地极小。不若第三种办法,来得干净便捷。

那就是金花玉蒂玄珠妙法中前知三十六息之法。

不需任何推演,自然观望前事。

但是莫要忘记,归无咎的目的,是为了开拓九宗上进之途,使得资质禀赋并非绝顶的人物有一上进之机。若说解决办法是令其先领悟唯实唯理的真流大道,又或者领悟至高无上的魔道秘典,不免轻重颠倒,愈显荒诞。

很显然,并非其本人掌握妙法;而是由旁人窥见虚实,加以援手。

如此一来,又有后半截问题。

突破近道境,是何等微妙状态?破境之人,早已臻至物我两忘、冥心自得之妙境,纵然有大神通者旁观者清,又如何才能将所知讯息传递于主人呢?

若令其心有旁骛,固然不妥;若强以外力干扰,愈不可测。

但是对于归无咎而言,这却不难。

自辰阳剑山归来,归无咎览虚剑八脉,尽得其神髓。如今以“虚天剑”的手段,借用“寄情”一流的法门,干扰破境之人气机运行之轨迹,在不影响其破镜的前提下,神不知鬼不觉的将太质之气调整到契合之方位。

至于气机演化之规律,归无咎根本不必理会。

因为通过金花玉蒂玄珠妙法,在三十六息范畴之内,归无咎可以时时看见最终的“结果”。

而归无咎所“寄情”之一剑,并非一口气斩出;而是细分千万,逐次施展。

到了三十六息界限范围内,归无咎即引动剑诀,以每一瞬数十、数百个微小动作加以尝试。一旦穷举至正确的干涉结果,立刻停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