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身登九五 二十(3/4)

作者:诸葛不要太亮
亦先知燕王才知大汉,谁能不晓燕王的言行就是代表大汉的意志,这也并非张虎志才及一众臣等想要如何,此时实是水到渠成。

刘桓的生母乃是张玉儿,张虎则是他嫡亲的娘舅,也正是出于这层关系他还不太好直接在明面上说话,戏志才可就没有这个顾忌了,燕王早就具备了所有称帝所需的条件吗,现在他早一天登上天子之位对于大汉江山的一统进程都会是一种推进,也许他振臂一呼的结局或许会被后人所诟病,但当年贾诩能为燕王不惜名声他又何尝不如是?

燕军东西两线大胜的军情从青兖之地传来不过半月,北平朝野之间对于燕王继位正大统的言谈已然是沸沸扬扬,燕郡涿县等各个繁荣之地都有祥瑞出世,更有人大胆而上万民书备述燕王之德!朝中御史中丞向朗上表奏曰:我大汉自高祖开国以来,经文景之治,武帝扬威,光武中兴,一时强盛之极,但与桓灵之时却是内臣外戚当道致使朝政凋敝,民不聊生,后又黄巾乱起诸侯逐鹿不知尚有朝廷之所在!幸有燕王起于上党,扬威与乱军之中奉迎天子与北平忠心可昭日月!后震慑北疆异族使之莫敢不服,更灭高句丽正大汉上国之名,似此种种不胜枚举,我大汉之兴旺实系与燕王一身尔……如今天子病逝已有两年之久,国不可一日无君,宗室之内舍燕王之外却有谁可当此任?

平心而论向朗的上表是有颇大的风险的,可他这份洋洋洒洒数中虽不无赞赏溢美之言可所表各事莫不是铁一般的事实,乱世之中论及对大汉朝廷的贡献也确无人可与刘毅相提并论,此处无人可以加以反驳,纵有一些不合礼仪之论也早就被湮没在了一片赞成声之中!在此身为大汉主流言论所在的幽州书院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那些博学鸿儒包括郑玄在内都在为燕王的登位引经据典,力证此事不违祖制亦合礼法。

在一片声势之中向朗的上书便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势头激起了层层涟漪,紧随其后便是乌桓大头领呼延硕,部落长图葛兄弟,匈奴大单于于夫罗包括鲜卑大头领拓跋宏等人的上书来朝,前两者可谓真心实意,至于后者之中亦有戏志才等人的手段在内,前番燕王一番铁拳拳打别列古纳台兄弟将大汉强硬的态度展示无疑,也直接促成了今日之果,至少在此时鲜卑想和刘毅争一日之长短无异于痴人说梦。

至此朝中群臣再无异声传出,更与三日之后早朝之时齐齐论起此事,当日世子刘桓连称惶恐退出了朝议,这也是他必须要做出的姿态,有的时候就算上下皆知实际如何该当所为之情却是不能不表,父王一日未归他绝不会在此事之上有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