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一一章 判断(2/4)

作者:哼哈大王
当年松山城扩建的时候,时任蓟辽督师的孙承宗,曾经不惜人力物力,耗费巨资,给松山城的守御作战,打下了一个非常坚实牢固的基础。

结果就是,松山城虽小,但是它皮糙肉厚,扛得住揍,让满清军队在这一次的松山攻防战中,一脚踢到了铁板上。

若非如此的话,金国凤及其麾下军队,就是再怎么善于守城,再怎么意志坚定,面对鞑子几十门红夷大炮的轮番轰击,他们也坚守不了这么久。

因为一旦城墙被鞑子的大炮给摧毁了,就凭他们不足三千人马,怎么可能挡得住鞑子的数万大军?!

杨振听说东门内外已经清理出来了,就带着身边的众亲兵,离开了城隍庙驻地,过来探看。

之前隔着老远了看,其实看不出真实的高矮来,眼下来到了城墙根儿,抬头往上看,才真正觉出松山城墙的高大耸立来。

东门的两侧各有一条宽大的、往两侧延伸挺远的上城坡道。

上城的坡道,并不是台阶式的,而就是由厚实的青砖和条石铺就的简单坡道,完全可以上马拉大车从城下直抵城头。

杨振他们从坡道下面经过,看得人人啧啧称叹。

等他们来到城门下,徐昌永带了人等候在那里,看见杨振过来,隔着几步,就说道:“杨兄弟!松山城不大,可是城墙高厚,都是青砖条石,我看比起宁远城来,也差不了多少!难怪金副总兵他们,仅凭三千人马,就能硬扛住鞑子数万大军!

“你看看这个城门左右,全是清一色条石砌就!光是这个城门洞,从里到外,怕不有一两丈深!还有这两道城门,全都是黑枣木包铁,重逾千斤!”

杨振走上前,一边向徐昌永道着辛苦,一边跟着他往城门洞里走,也顺便观察着东门的情况。

因为没有瓮城,所以城门洞里由外而内,一共设了两道门。

第一道,是日常开合的大门,在门洞尽头,紧邻着城外,朝内开。

第二道,则是悬门,用铁索悬在城门洞的中间顶上,放下和拉起的机关就在城头上。

一旦城外的敌军攻破了第一道门,城头的守军还可以紧急放下第二道门,继续将敌军隔绝在外。

杨振领着众人进了城门洞里察看,不大一会儿,张得贵、杨珅、潘文茂、李禄等人,听说杨振来了,也都下来见面。

张得贵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