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二七章 唐通(2/4)

作者:哼哈大王
了。

从京师到宣府三百多里地,并不遥远,其间虽然山势险峻,山路难行,但毕竟有驿道相连相通。

这一条向西的驿道,称得上是大明京师向西通往宣府、大同等军事重镇的必经之地,所以保持得一直不错。

沿途的驿站、关隘,仍有驿卒和驻军看守,既没有完全荒废,也并没有被肆虐的流寇或者土匪所占领,地面还算太平。

而且杨振一行,一共八百余人,包括了三百名火枪手,五百余重骑兵,人人皆有战马可乘,外加一批空着的骡马大车随行,并没有老弱病残,也没有大批辎重。

所以,虽然此时天寒地冻,道路并不好走,但是他们行进的速度,还是很快的。

他们一早从京师启程出发,中午路过昌平而不停,到了傍晚,就赶到了居庸关所在的关沟南口。

他们一行带有兵部的勘合,到了南口关下通传进去,守关士卒便将消息报告给了守关的主将。

居庸关的位置极其险要,更是大明京师西边门户,位置堪比山海关了。

但是居庸关守将的级别,却一直不怎么高。

明初的时候,居庸关守关将领的职衔是参将,如今到了崇祯十二年,居庸关守将的职衔,也不过是蓟镇西协一副将。

而山海关的守关将领,则早就是九边重镇之一山海镇的总兵了。

却说居庸关南口关城的守卒,将祖克勇他们投递上城的勘合文书报给了关中主将后,没过多久,关门从内大开,一员身材高大相貌粗豪的将领,策马匆匆赶来。

那人领着十几个亲兵,来到关门外面,先向杨振行了礼,尔后介绍了自己姓名。

他这么一介绍,倒让杨振吃了一惊。

原来,此时领兵分守居庸关关沟一带的人物,却是蓟镇西协一副将唐通。

杨振一行人中,原本并没有与唐通熟悉有交情的,但是杨振此时连战连捷的名气,已经传到了关内,身为蓟镇西协副将的唐通,自然已有耳闻。

虽然最近几日杨振被封金海伯的邸报,还没有传到居庸关,但杨振奉旨到午门献俘的消息,却早已经传遍了京畿各地。

兼且杨振的前身,之前原本就在宣府镇军中任职,而宣府镇的总兵官、挂镇朔将军印的杨国柱,更是杨振的亲叔父。

杨振借着到京师献俘的机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