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63章 承乾宫中议科举(2/3)

作者:青灯说书人
到时候,他老朱重提旧事,呵呵,哪个大臣扛得住?

接下来就是索然无味,枯燥无比的朝廷政事,朱标听着有些兴致缺缺。

下了朝之后,朱标招呼了一声李善长,胡惟庸和杨宪。

科举这事儿,得早提。

而且,刚才在朝堂上,老朱也是要他们三人先行拟一个章程送上去,以李善长为主,胡惟庸和杨宪辅助。

老朱这任务给的……

朱标都不得不说一声“666”。

首先这科举一事,要挑选精明能干的大臣,具有评判天下士子的能力,而且,还要有足够的威望,能够控场,保证整个科举当中,不论发生任何事,都能及时有效的得到圆满解决。

在这方面,李善长是当之无愧的。

老朱麾下的文臣之中,李善长列属第一位,毫无问题。

但是,这科举又不能全让李善长给占喽!要不然,老朱这个皇帝往哪儿放?

而且,都是李善长主持,他安插亲信,在天下士子之中挑选自己满意的人,这是给朝廷,给皇上挑人呢,还是给他李善长?

于情于理,这事儿都必须找个人来掺和一脚。

杨宪就很合适。

首先,杨宪和李善长不对付,这就很好,其次,杨宪办事能力还是有的。

再者,这双方即便真的惹出什么乱子,那也好办,两边一起罚。

在科举这上面搞事情,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重大的丢分项。

到时候,谁都讨不了好。

如果两方足够聪明的话,就一定会维持一种斗而不破的状况,而这种情形,就是老朱希望看到的。

揣摩着老朱的心意,朱标也在努力学习,这既是维持了朝堂平衡,同时还能把事给办了,这种手段,也就老朱能够游刃有余的掌握了!

换旁人,肯定做不来。

就算是朱标,他自问自己也需要十多年的磨练,才有可能达到这种水平。

因为首先一点,要让李善长和杨宪斗而不破,最为重要的反倒不是他们二人,而是老朱对这二人要有足够的威慑力,才能达到这种效果。

少了这个前提条件,其他的都是扯淡。

朱标回到了承乾宫中,又翻阅起了一些史料典籍,这史料典籍朱标主要看的就是有关于唐宋时代的科举制度的部分。

尽管昨晚已经看了两遍,但是待会儿见李善长他们之前,还是要再看一遍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