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64章 承乾宫中议科举(2)(2/3)

作者:青灯说书人
生,必须是官府造册之学子,未经官府审核、登记,不可参加科举。”

说了两个之后,朱标也是顿了一下,道:“暂时就这两个,二位若是还有什么补充,尽管说出来便是,本宫唯一要强调的一点就是,本次科举,所选之士子,必要忠于朝廷,对于朝廷各项政令,都未曾违反,积极推行之人。”

“唯如此,才可称我大明之忠臣,也唯有此等人,为父皇效力,为大明建功才会不惜余力……”

朱标侃侃而谈,李善长和胡惟庸有些惊呆了!

就这两个,李善长都觉得,能筛选掉好多士子。

李善长犹豫了半晌,还是道:“那个……殿下,第一个条件臣也因为正该如此,只是这第二个,是不是再放宽一些?”

“如今这民间还有许多士子未曾在官府登记造册,若是就此取消掉他们的考试资格,只怕人心不服啊!”

“不。”朱标态度坚决,道:“官府下发此等命令已经数月有余,可是这地方上,迟迟不见效果,可见不少人是不愿受官府辖制的,正因为如此,朝廷才要如此做法。”

“这也是给优先登记之人的奖赏和恩典。”

“他们失去的不过是一年时间,后年大可重新再来嘛!”朱标话语轻松,他清楚的知道,推行学籍制度,实际上在地方上阻力很大。

地方上的那些老儒一个个眼高于顶,又自视甚高,根本不愿意受朝廷约束,这讲课,也是兴致一来,想讲到哪儿就讲到哪儿,有些人还丝毫不知轻重,什么话都敢说。

朝廷给他们设置的这道枷锁,他们如何心甘情愿的戴上?就算明面上不反对,可是暗地里,还是软抵抗。

所以,朱标干脆就来一记釜底抽薪,听话的才有糖吃,不听话的,那就慢慢的等着吧!

看看谁能耗得过谁?

我就不信同龄人都金榜题名了,你还不急?

看着昔年一个个同窗,甚至是不如自己的,都高中了,而自己只能蹉跎,心中能不悔?

这就是朱标所要的效果。

听着朱标的话语,李善长也是苦笑一声,他万万没想到,朱标在这儿等着呢!

科举,就是钳制天下士子的杀手锏。

在科举面前,哪个士子能不低头?

尤其是一些名士,在地方上收学生的,朝廷这道政令一下,只怕顷刻间,这学生都要跑光了!

这些名士连吏部的征召都不放在眼里,之前官府所谓的登记造册统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