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53章 军校教导主任(2/3)

作者:青灯说书人


而当时的老朱已经年迈,实在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可以和平稳定的为大明再培养一个合格的继承人,只能匆忙清理军中的这些将领,保障大明江山的稳定。

包括选择朱允炆作为皇帝,估摸着老朱也是这样的打算。

毕竟如果选朱允熥,那标志着老朱先前清洗武将的动作,完全归零,没发挥什么效果。

而朱允炆一系列愚蠢的操作,却最终成就了朱棣。

当然,也只能说幸亏如此,朱棣做了皇帝,令大明武勋又恢复了活力……

接下来一个节点便是土木堡之变,这标志着大明所有的军事精锐彻底葬送其中。

若非有着于谦关键时刻站出来力挽狂澜,这大明,只怕又要沦为一个南宋。

回顾这些历史著名事情,朱标不由得惊喜发现,最后追根溯源,居然是在自己这里?

想到这里,朱标不由得擦汗。

将思绪收回,朱标知道自己算是在这个关键节点,做出了一个对历史有着巨大影响的改变。

大明的将领的这些经验,将会以文字的形势进行保存。

并且,这些文字并不会放在角落里布满灰尘,有了军校的存在,这些武将的经验,必将要被运用起来。

因为放眼世界,如今大明所能发动战争以及进行战争的烈度,都只有大明本身拥有,也因此,大明新生代的军事将领传承和学习,都只能学习老一批的大明将领。

此外,军校的存在,不禁有利的保障了这些武将的传承,还会为军中保留一批力量。

纵然这个时空当中,再发生一次土木堡之变,那也只会让大明的军事力量元气大伤,不至于全灭,更不至于要一个文官站出来力挽狂澜。

军校里面的这些人平时是任教的老师,教官。可到了战时,谁说他们不能上战场?

那些在军校受训的学员,平日里在学校不显山不露水,可是到了国家生死存亡之际,这些人已然是中坚力量,可以在这样的关键时刻站出来了。

这还只是朱标从原先的时空做出最坏程度的模拟,军校其余的好处,简直不要太多,根本不需要细述。

今天的这场晚宴,朱标觉得,就算是载入史册,也未尝不可。

这是对大明的一次深远影响。

老朱是发起人,而他朱标,则有着建言献策之功,或许史书当中不会记载,可是,如今朱标能亲眼见到这一幕,已然是心满意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