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67章 特区(2/4)

作者:大苹果
己不知说了多少遍的以海贸和海外殖民地的贸易交换和物资土地的争夺,让大明通过这些手段逐步缓解内部矛盾,达到中兴的目的的道理说给他们听。

南京众官员其实原本也是对张延龄发动海外作战的意图有些不明白,甚至有些误解。正如文官集团们此前普遍认为的是,张延龄这么做,完全是挑起战争,以谋取军功的行为。南京官员们也有许多人是这么想的。

但是张延龄席上一番话说的清清楚楚,道理讲得明明白白。再说张延龄自己以在海外作战一年半,以极为劣势的兵力击败佛朗机国的经历也令人信服。所以,众官员对张延龄描绘的蓝图也颇为赞同。

最后,张延龄说了一番话,彻底打动了他们。

“各位大人,皇上现在下定决心要中兴我大明,罪己诏都下了,可见决心之大。我们为人臣者,自当要尽心竭力,和皇上一起完成中兴大明的重任。我大明百姓近年来生活的很苦,流离失散者颇多,故而纷乱不断。这其实不是他们的错,而是朝廷没有做到守土卫民的职责。大明朝立国一百多年,百姓的生活日渐艰难,这是我们的责任,是你我为官者之耻。所以,本人才会大力推行海贸政策,以改善我大明民生福祉,改变我大明困顿现状。大明唯有强盛起来,百姓唯有吃饱穿暖,我们这些人才算是尽到了职责,才能锦衣玉食过的安心。”

“此次本人提出在南京和广州设立贸易特区,作为大明贸易的示范,以摸索经验教训,进而可以推广至全大明各州府。这便是我的目的所在。之所以选择南京,一方面自然是因为南京府地理优势明显,靠着长江,水路通畅。沿着长江便可出海,又可集散大明各地货物。是为大优势之地。但是另一方面,却也是因为我知道这里有一群想为大明做些实事,尽忠效力的官员们。那就是在座的各位大人。”

“我在京城,听人提及南京官员,言语颇不尊敬。有人甚至说,南京官员无权无能,只是在南京养老等死罢了。但是,本人并不这么认为。南京官员丝毫不比京城官员逊色。比如吏部尚书王大人,乃我大明状元郎,之所以来南京为官,实际上是不肯同刘瑾同流合污,所以避来南京,这是明智之举。这可不是能力有欠缺。又比如户部尚书郑大人,据我所知,郑大人当年归隐家乡,以一己之力带动乡亲们兴修水利,开垦荒土。还组织了民间团练,击败了滋扰乡民的地方山匪。这样的人,岂是庸碌之人?恰恰是有能力有本事的人。所以我选择了南京,便是因为我知道诸位大人绝对有能力将贸易特区的事情做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