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71章 主持大局(2/4)

作者:大苹果
紧。这种时候,将皇上驾崩的消息送达北征军中,召二位国公回京,则会军心大乱,士气大跌,会导致严重后果。倘若北征大军战败,我大明皇帝又新丧,岂非要酿成大祸?为了我大明江山社稷着想,不能这时候告知他们此事,令北征军上下士气衰落,导致危局。此乃陷大明于万劫不复之举。”

众人恍然,原来杨廷和是担心皇上驾崩的消息让北征军士气受到打击。确实,北征军要进行第二阶段的渡黄河作战的计划,鞑子兵马主力尚在。这时候让张延龄和张仑回京,北征大军怎么办?北征军败了怎么办?这可不是危言耸听。

徐光祚皱眉道:“老夫相信英国公和护国公定会安排好军中事务的。大军自会做好应对。这一点不必有什么担心。”

杨廷和道:“不能冒险,若因此出了差错,怎对得起皇上在天之灵。皇上可是心心念念的要收复河套,开疆拓土驱除鞑子的。为此皇上不惜集全大明之兵马财力,让英国公和护国公领军出征。若因此而导致战事失利,如何对得起皇上在天之灵?”

徐光祚沉声道:“杨大人,如英国公和护国公不回京,莫非你想做主,议定皇嗣大事不成?”

杨廷和朗声道:“定国公,你想到哪里去了?议定皇嗣大统之事当由太后做主。臣可无权议定。这件事得听太后懿旨才是。英国公和护国公就算回京了,难道便可擅专此大事么?”

杨廷和不愧是雄辩滔滔,徐光祚被他这一问,顿时哑口无言。心中明知杨廷和是在拿太后出来挡箭,但却无法辩驳。

皇上驾崩,太后懿旨便是最高旨意。臣子所议,也需太后同意。他这么说,便是在拉太后的好感。其行为着实卑鄙,但不得不说,这一手让徐光祚无法应答。

屋子里众人沉默了。

张太后缓缓开口道:“你们不用争执了。哀家觉得杨首辅说的是有道理的。英国公和护国公领军征战在外,面对的是鞑子大军,不能有任何闪失。不能因为皇上驾崩便让军心涣散。所以杨首辅的担心并非多余。这时候一定要保证社稷的安稳,北征大军的军心不能被扰乱。那是干系到我大明生死存亡的大事。不能有闪失。”

徐光祚想要说些什么,却又把话咽了下去。

张太后继续道:“况且,他们远在河套,就算现在通知他们,等他们赶回京城,也起码要半个月到二十多天。倘若军情紧急,他们是回来还是不回来?所以,哀家觉得,还是不用急着通知他们。不能分他们的心。”

“太后明鉴。”杨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