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67章 授人以渔(2/4)

作者:大苹果
便可以省下许多银子。”刘瑾道。

张延龄笑道:“刘公公,你是不是在说胡话?百姓节俭,省下来的银子是朝廷的么?除非你刘公公号召咱们全大明上下的官员小吏公差捕快以及卫所将士们都主动的不要朝廷的俸禄和饷银。或许可以为朝廷节省下来不少银子。”

刘瑾咂嘴道:“那怎么成?那岂非要闹翻天了?这些人也是要吃饭的。”

张延龄道:“是啊,所以这个办法是没用的。最重要的是要开源,增加朝廷的财税收入。源头活了,银子哗哗的往朝廷国库里淌,便可大大缓解朝廷财政的压力。”

刘瑾点头道:“说的似乎在理。”

张延龄道:“当然在理,事实便是如此。我大明财政吃紧的原因是财税收入年年减少。成化末年,每年财税还可达四五千万缗,如今却少了三成。这才短短的一二十年时间。咱们大明每年新增的耕地面积还在扩大,造田一直没停,人口也在增加,税收却还在减少,刘公公你说,这是何道理?这二十年时间每年减少的几百万上千万两银子到底去哪里了?公公可想过?”

刘瑾皱眉道:“张侯爷莫要卖关子,你直接说便是。”

张延龄呵呵笑道:“好。不卖关子。刘公公应该知道,我大明财税收入主要的来源在哪里。商铺矿山盐税茶税作坊航运等等这些固然也是有税收的,但在我大明总体财政收入之中只占了一小部分。我大明财税的来源八成都来自这里。”

张延龄往脚下一指。刘瑾眨巴着眼道:“什么?”

“土地啊。这还要问?我都要怀疑刘公公不是装糊涂,而是真糊涂了。”张延龄晒道。

刘瑾脸上发烧,心中怒骂。张延龄这是 裸的嘲笑自己。但他此刻急于想听后续,咬着牙忍气吞声。

“咱家岂有不知?咱们大明的财税自是大多来自于田亩产出。侯爷说我大明田亩增加,人丁增加,那为何税收却变少了呢?”

张延龄道:“那是因为,很多田产已经不在耕地的百姓的手里了。田亩虽然增加了,但是百姓手里的田亩却少了。我大明官员士人僧人王公侯爷们可都是不交税的。就算交税,也只是象征性的一小部分罢了。大量田产聚拢在这些人手里,朝廷可是收不到什么税的。相反,耕地百姓手里的田亩变少,财税自然便减少了。这个道理还不简单么?”

刘瑾呵呵笑道:“侯爷,你说这话的意思,难不成是说,要不交税的这些人也交税不成?侯爷自己便有几万亩的田产,莫非你张侯爷想要主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