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25 王氏叔侄的对话(1/3)

作者:最后一碗面
临贺府衙在贺江之畔,面向闹市,背靠一片小树林,整座府衙气势恢宏,却显得颇为残破。

古代有官不修衙的说法,主要是为了显示官府清廉,不用民脂民膏去修官衙。

而且大家也有自己的想法;官衙修得再好也只能住三年,修好了便宜后人,自己还落个不好的官声,这又何必呢对吧。

所以历来没人愿意去修,除非倒了必须重建,那也是由上级去做修官衙这件事。

不过官衙虽然残破,却也会打理得整洁,毕竟这里住着达官贵人嘛。

府衙的后院,有个小小花园,此时深秋傍晚,金菊凋零,满园萧瑟之意。

幸好有两株不知何人所载的老梅树含苞欲放,给这花园添了几分生气和诗意。

背靠小树林的一厢房内,一年轻人正捧着书朗读;“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此时深秋,读此秋声赋正应景也!”厢门被推开,一位四十多岁的儒雅中年男子推门而进,笑着说道。

年轻人回头看了一眼,随即放下书站起来行了个礼;“叔父好!”

来人是临贺府的知府王大人,他点点头在旁边坐下,一个小书童上来,毕恭毕敬的给他倒了一杯热茶。

年轻人也随之坐下,继续道;“欧阳公真是大贤也,不愧是唐宋八大家,这秋声赋读起来,文采斐然,朗朗上口,心中还能泛起一种悲怆之情,实在是佳作啊……”

王大人喝了一口茶,关切的道;“闻子华你这几日都闭门苦读,想必学业有所精进,来年秋闱,应能上榜吧?”

年轻人露出自信的神色;“子华不敢自认绝顶聪明,若在家乡科考强省或许不敢说,但这广西南蛮教化初开之处能有几个读书人?就算有也没几个出彩的,所以叔父放心,明年秋闱榜上,必有我王子华之名也。”

“有此信心总是好的,大哥大嫂在天之灵,见你有出息,肯定很开心。”

“侄儿若学业有成,皆是叔父栽培,子华永世不敢忘。”说到后面,年轻人颇为动情,声音哽咽。

见他这神色,王大人心中非常欣慰,语重心长的道;“你我亲叔侄,不必说这番客气话。我们王家虽然人丁繁茂,但都是别房人,如今这第四房人就剩下我们叔侄两人了,叔叔不栽培你难道还去栽培别人?”

说道这里叹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