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6章 忽略不计(3/5)

作者:浙东匹夫
,秋收也来的比较早。八月下旬开始,普遍都进入农忙了。

沈树人想搞其他军工、工商业建设,或是整治水利,搞什么工程,或者是编练新兵,都得避开秋收时节。

而且因为战乱的缘故,很多田地春耕的时候还有人种,秋收时已经家破人亡的都不少。除了被战乱打死的,也有很多是没熬过青黄不接直接饿死的。

这些无主之地,或者是壮劳力损失过多的田地,沈树人还得组织卫所军队客串,帮百姓收割、顺便稍微收取一点粮食作为劳务费养兵。

所以,这半个月假期里,他白天也不是完全什么事儿都不干,无非是选择一点轻松的、近似于公费旅游的差事。

坐着马车把武昌府周边都逛了一圈,看看山山水水,野营郊游,勘踏环境,顺便劝农。

只不过往昔在黄州,他劝农都是骑马的,这次带上了女眷,才改为坐马车。

从穷困山区根据地,来到武昌这样的大都市,果然都是会生活作风上稍稍浮夸一点的嘛。沈树人至少可以做到比刘邦定力好一些,比李自成就更好了。

武昌府这边秋收的同时,一江之隔的黄州当然也秋收了。今年沈树人是在黄州全境、适合种土豆和玉米的田地上,都尽可能推广了这些高产作物的。

而土豆的推广面积,更是比玉米还多了将近一倍——土豆一年能种两季,夏天种的这一季,随州府也推广了,因为随州在五月份的时候,就已经被沈树人光复。

这些作物少则有十几倍的种收比,多则二三十倍。

所以哪怕黄州是田地较少的山区州府,黄州全境的玉米都收作种子,至少也够来年七八个平原州府的适宜土地、都种上玉米。

而土豆的育种块茎就更不用担心了,多了一轮,就是种两个省都行。沈树人不但可以留够种子,还能组织商船队往四川和江西去卖——

虽然四川和江西并不是沈树人管辖得到的地方,那些地方的种田成果也不能立刻让沈树人受益。但毕竟都是汉地的省份,多推广种一点高产粮食,多活下来的都是大明百姓,没必要算得那么清楚。

既然种子充足,沈家船队也没闲着,从八月下旬开始,就从黄州一 渡江,把玉米棒子往武昌、汉阳这边运。

先优先供给那些种植官营无主之地的佃农、卫所的军屯,然后再是向民间豪绅组织推广。沈树人也不可能有这个人力和管理能力,去亲自一个乡一个村地推广新作物,所以肯定要分包给主要的乡绅,官府只是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