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十七章:计划(2/4)

作者:罗小明
入关中平原。

洪承畴承诺的援兵,其实也就是田应龙麾下的残营,整合之后还剩下的约千余人,其余的人都分调到其他诸营之下了。

这部整合后的残营现在正由副将刘成功统领,一路往北赶来。

曹文诏则是带领麾下军队前往了南面的兴平和洪承畴会和,兴平才是真正决定关中大战胜负的主战场。

守住淳化容易,但是陈望所想的远远不止是守住淳化。

现在他需要一场大胜,用大胜来换取军功,奠定自己如今的地位。

升官虽难,但是升职却不难。

营军职位只要有足够的军功便能够升任,督抚有这个权力节制营官营将。

总兵、副将之类有点困难,但是推个参将和游击上去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

官品则不一样,要先上报兵部等等,再论功行赏。

不过陈望也不在乎什么品级。

手中有兵,才是实。

乱世风云起四方,有兵便是草头王。

什么官品,什么封妻荫子,全都是虚的。

大明如今早已经是百孔千疮,根须里面已经是腐烂不堪。

到手一切的东西和荣耀都将会随着明庭的崩塌而消亡。

《南明史》甚至可以看的人直接背过气去,简直就是一部荒唐史。

守住淳化,洪承畴给他心中的评价最多只是中等,默认他营将的身份,到时侯兵额下来恐怕只有两千余人。

但是这远远不够,他需要更多的军兵,需要更多的权力。

作为营兵自主权极小,不同于卫军有固定驻地,可以屯田发展,甚至连制作军械的匠人都有。

营兵一旦接到军令,便要听从调遣,开拨上路

明军很多的营兵军将,就是不断的在关内和关外不断的调动,疲于奔命。

就是骄横如左良玉,在一开始最多也只是拖延些许的时间,不敢真的不奉令。

身为营兵现在想要寻访一地发展,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且崇祯年间,能够安心种田的地方少之又少。

崇祯初年,旱灾还只是局限于陕西一地,受灾人数并不多,粮食减收严重,人畜饥馑,掀起了民变的序幕。

但是随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