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1节太烂太天真(2/5)

作者:
安逸富裕,唯独沧赵家族和属下想冲出国门气吞万里如虎,那就是不合世情不容于社会。

单单只赵公廉竭尽心血整顿出沧北四军州人马有远征壮志,有威服四夷的胆略和热血,这能顶什么用?

无朝廷支持,无举国投入,甚至无其他地方的任何一人愿意支持,赵公廉什么也干不成,想做的梦想只会是个众人在饮酒闲谈娱乐逍冶的笑料而已。

质疑官员卖国资敌效忠的是异族,说天下的广大统治阶层是在为异族异国效劳,疑惑国朝是异族的傀儡政权……

赵佶也恍惚疑惑过赵公廉所困惑的,但很快就清醒过来,一口否定了。

大宋当然是独立自主的堂堂正正大国。

那些人一切所为全不过是为自己和家族享受安逸富有和富贵而已,非是暗中忠心追随异族。

现实就是如此。

那么与现实格格不入的赵公廉及满门亲族属从追求和坚持的就是错的。

总不能满天下都错了,就他是对的吧?

就是他对了又如何?

很多事的对错并不重要≠有远见卓识,限于时局,不符合当代潮流,都会是没意义的,是不识时务。

不容于当时的国情和社会,特立独行者的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举世皆敌,必死无疑,而且是满族皆灭,血脉无存。

是死在忧愤无奈,还是死在被人排除异己的陷害,也就这点区别而已。

赵佶的情绪迅速转到赵公廉在奏折中展现的高傲和气愤所激发他的羞臊恼恨中。

一瞬间,他下了决心。

既然清州军跑了大半,守不住边关了,赵公廉给大宋带来巨大损失和空前的北关危害,惹下大祸,那正好问罪处死。

他怒气冲冲坐下,咬牙切齿提笔就写圣旨。

想命令郑居中立即调沧州军捉拿沧赵满门及亲信死党下狱重刑审问伺候◆此过程中,赵庄人敢恃武反抗,那就一体问罪,格杀勿论,杀光赵庄人,杀死再多信奉和追随沧赵的人也在所不惜。

断不容情。

在愤怒激动甚至有点莫名其妙的亢奋中,赵佶文思泉涌,思路敏捷得厉害,圣旨一挥而就,立即送中书省通议下发。

但,白时中等宰相级大佬却转眼带着这份圣旨和沧北又一急报来了。

清州东边守着海的蓟州军不但没能阻止和剿灭叛逃海盗的清州军民,反而连自己的军民也闻讯跟着大量疯狂叛逃了。

这消息已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