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节忧喜两重天(上)(2/3)

作者:
,几乎可以沿海边森林野地直窜到亚洲最南端的大海。区域内水系丰富,有海河支流新子牙河、章卫新河,滹沱河的支流南排河,有黄河故道,有京杭大运河等60余条河。总之水运条件发达。行政军事上,沧州属河北东路,领清池、无棣、盐山、乐陵、南皮五县,州治是一座不少于十万人的城市。四周,东是大海,西接北宋以重兵控制的瀛州即后来的河间府,和辽控的莫州,北方就是燕地诸州。其中蓟州地区紧压沧州。大宋在沧北设有边防军州,宋人在内部仍习惯称之为蓟州府,不过实际控制地只占蓟州小部分地区,面积远远不及辽控的。辽国的强势还表现在,重兵控制的莫州和两国争夺的瀛州,象楔子一样插入宋境,直逼沧州和北京大名府,虎视一马平川后的东京卞梁。实际上,宋在沧北边境虽设军州,布重将统数万禁军驻扎防守,但因地势几无险可守,边防如同漏洞百出的大筛子,而且随着西夏的衰落、辽国的**,如今宋廷的边防压力空前降低,武人的地位越发不堪,军事也越来越**无能,北边境的宋将尤其**怕事,部下更是怕死得狠,几乎不敢出战,这导致辽军甚至是辽民每年入秋犯境烧杀抢掠,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区别只是人数的多寡,和对宋北边境地区的破坏程度不同而已。唉!头痛,愤怒……不能多想。那,这个家呢?首先无疑是个边境乡村地主家庭。有地二千多亩,全是这个家自己的。听着不老少,似乎生活应该不错。可你玛居然要养活赵庄三千多户,男女老少一万多口子。这什么概念?人口比盐山县城里的还多,可人均土地呢?在无化肥,无高产良种,无机械化等等限制下,粮食亩产量低得吓人,再没有充足奶品肉食品等补充,两亩好地能养好一个成年人就不错了。怪不得大喜过望之下奖赏接生婆也只是十两银子。而身为地主婆的母亲还总穿麻布,连几件象样的绸缎衣服都没有。更别说价比黄金的蜀锦了。咂,粮食差额太大,也不知赵庄这么多人是怎么活下来的。很好奇,可惜还不会说话,没法搞清。亲人?听过母亲等人无数次议论单传,爷爷不在了。老爹无疑是沧赵族长、赵庄庄主,不用争,想不当都不行,在大宋的政治地位,应该是与水浒里晁保正类似。在讲究家族枝繁叶茂的时代,整个沧赵系人丁单薄得可怜,除了父母亲、13岁的大哥赵廉和11岁的姐姐赵明月外,就是亲奶奶宁氏,和八个更年老的姨奶奶。算上两姨奶奶生的,出嫁但仍在赵庄的两姑姑,和姑姑所生的两男一女三孩子也不过多了五口人。两姑夫,大的叫李信,小的叫董越,原是破产光杆流民,流浪到赵庄被救,据说武艺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